May 17, 2012

開平碉樓

hoi ping

家就是堡壘 A man's home is his fortress。這句諺語說人類關愛家庭,會盡力保衛它;亦有說人遇上不如意事,家就是它的保護殼。但在開平,這句說話被引申到極致。一些平民百姓家真 的是碉堡建築,稱為碉樓;皆因有實際需要,一是建高樓以防洪水,二是建堅固碉堡以防盜賊。

開平碉樓於2007年被聯合國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卻記錄了中國人民一段辛酸歷史。地理背景是西江水患,很多世紀以來在此聚居者都要承受每年房屋被水災毀滅的苦難;另一誘因是該區土匪橫行,居民需要保護自己。動力來源是19世紀末大量村民到海外打工而積聚了財富和吸收了外地建築文化。其結果是回流華僑資助興建碉樓,以堅固材料建高樓以防洪,又加碉堡以防盜,更是融合了中西特色的建築。成功的例子有人仿傚,結果建碉樓在開平成為風氣,全盛時期超過3000 座,現存碉樓尚有1833座。上星期到開平看碉樓,相簿已上載至網頁





May 1, 2012

徐州華廈傳統文化專修學校

hx

四月到徐州,探訪了華廈傳統文化專修學校。這所學校回歸中國古文化,主要教導傳統經書和修身之道。這些知識在現代已是專科學問,在大學學府鑽研而不是作為中小學基本訓練,所以它的課程不是認可的學歷。但中國傳統文化根深柢固,它在這一方面仍佔一席位。徐州市政府教育部以它為實驗教育單位,大學亦派學生來上專門課,而海外教育機構亦在這方面和它交流。

它有四級各三年的全日制課程,以私塾學堂形式上課,以傳統文化方式教育少年。它更開辦成人課程,每月四天密集上課,再以網上學習輔助,為期兩年。後者適合師範大學生、研究生和文化工作者,很受歡迎。這種走讀方式使各地的學生都可就讀,學生來自各省和海外,香港亦有學生專程每個月花四天到徐州上課。據校長稱,有些學生花在交通的支出比學費還要貴。它亦舉辦短期暑假課程,遠至海外都有家長送子女在暑假來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它的基本課程包括基本經書如三字經、千字文等,經典經書如孔孟、春秋等和哲學經書如易經、道德經等,再加上技藝如古琴、書法、太極、茶道等。你可以去它的網頁看看詳細的介紹。

校址在徐州文化產業城。這個開發項目很有野心,很大的區域希望集中各種文化產業。中庭非常輝煌,有城門、城牆、廣場,還建了一座彭祖紀念樓。但整個計劃似乎以商業運作,結果並不理想。華廈學校是最大的單位,城內亦有不少各種藝術學院。但商業原素不成功,商店酒樓以致彭祖樓都要倒閉,只剩下一個軀殼。華廈學校和文化產業城相簿已上載至網頁

Foll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