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9, 2011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無價之寶,作於北宋,以汴京為題材。它的價值不在於年代久遠,亦不在於古老的畫法,而是它是少有的可信記錄,可以讓現代的人清楚知道一千年前中國平民的服飾和生活細節。清明上河圖在世博更上一層樓,因為出了一個動畫版,後來在香港更有一個A貨動畫版,使到全港婦孺大眾都發狂。其實濕地公園亦有清明上河圖放大版看,所以我極力抗拒看動畫版。
今個月去汴京,即現在的開封,就怎樣都躲不過了。清明上河圖是鎮城之寶,更是旅遊象徵。首先,所有商店都有翻版清明上河圖出售,還有大中小碼可供選擇。到處都可看見清明上河圖展出;在公園看到石雕版,整幅圖畫刻在石壁上;在博物館還看到3D版,是立體清明上河圖的模型。最誇張是清明上河圖竟然有現實真人版,是清明上河園;園內一切建築和畫中一樣,所有居民,即演員和工作人員,都是穿著宋代服飾和在做宋代畫中的事。置身園中,好像回到北宋,做了畫中一份子。
在園中搞了一整天,由早到晚。我將過程做了一個3分50秒的錄影片段,請你看看清明上河圖的日與夜。
Sep 23, 2011
Sep 22, 2011
河南雲台山

雲台山這個旅遊點在開發中,海外和香港遊客不多,但國內遊客絡繹不絕。整個山區規模很大,我看半天只能看到一少部份,卻是最精彩和最困難的部份。主要是看紅石峽,這個峽谷雨後濕了水的石頭會變成紅色。
到場一看,嚇了一跳。峽谷地勢險要,似是大地上一條長裂縫,延綿幾里路。裂縫只有幾十尺闊,但有幾百尺深。旅遊路線首先要下行至谷底,沿著峽谷棧道遊一兩公里,再由谷底攀回地面。雨後岩石濕滑,幸好輔助設備完善,總算有驚無險。但峽谷景色秀麗,是拍照好地方,辛苦一點都值得。相片已上載至網頁相簿。
Sep 19, 2011
龍門石窟 Longmen Grottoes

中國三大石窟:敦煌莫高、大同雲崗、洛陽龍門,我只去過前兩個。今個月忽然有機會去河南,就不可放過機會去看龍門。當日有雨,以為拍照不理想,事實是非常狼狽,要擋雨又要保護相機。但結果效果卻不太差,因有雨所以霧氣散去,而石雕因為濕了水而有油光,不過石頭顏色略為單調,只靠形象取勝。相片已上載至網頁相簿。
石窟雖然有歷史和藝術價值,但一排排的石洞似是骨灰龕,間中還有佛堂在其中。其實石窟意義遠比宗教迷信偶像崇拜來得複雜。當一個宗教變成國教,宗教時尚就成為身份象徵和權力表現。所有人都想有自己的石窟,只看大小和規模,就已反映了其主人的社會地位和階級分別。這排石窟不適宜兒童觀看,因為面目猙獰,又殘缺不全,看完可能會發惡夢。看過相簿,請你看下面三分鐘錄影片段,偶像大特寫更恐怖。
Sep 13, 2011
Duo for Violin and Guitar 小提琴結他二重奏

我以前介紹過 Paganini的結他奏鳴曲,是非常好聽的結他古典音樂。Paganini在巡迴各地演出時,喜歡用結他伴奏,所以亦有不少小提琴結他二重奏作品。我找到一張代表作唱片,是由兩位大師合作:小提琴大師 Itzhak Perlman和結他大師 John Williams。因為 Paganini小提琴的威力,他的音樂有一個特色,就是伴奏部份都是以襯托小提琴為主。這幾首二重奏是少有的將結他角色提升到同等地位。我選了兩首放在 Radio Blog,都是很古典的作品。
1. Son Concertata in A, 1st Movement, Allegro Spiritoso
A大調音樂會奏鳴曲,第一樂章:神氣的快板
2. 2nd Movemenrt, Adagio Assai Expressivo
第二樂章:表情豐富的慢板
3. 3rd Movement, Rondeau
第三樂章:迴旋曲
4. Cantibile for Violin and Guitar
小提琴和結他的如歌樂曲
Itzhak Perlman 10月23日在文化中心有音樂會,但一早已是全場爆滿。
Sep 4, 2011
Perugia 佩魯賈

佩魯賈Perugia是離開意大利前最後一站,卻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因為這個較自由的城市的人民承受的苦難很多。佩魯賈又是一個山城;你可能認為這一個地區都是山,但沿途下來平原很多,而城市應建在容易耕種又靠近河流的地點。歷史的解釋是幾百年前意大利地區近似戰國時代,各地的富有家族和主教各自劃地為王,亙相攻伐,城鎮建設要以防守為主題,所以寧願浪費資源將市民集中在山上。這個現象在亞西西亦見到;聖方濟各墓要幾番遷移,最後藏在地底,就是要防範佩魯賈的威脅。這個山城沒有很多近代的發展,仍然保留古色古香的味道。照片已上載至相簿。
該地較觸目的古蹟是保連拿堡壘Rocco Paolina,下面是一個地下城。佩魯賈的統治權幾番易手,到15世紀末由商人自治。16世紀初,教宗要對佩魯賈徵收鹽稅,佩魯賈人起來反抗,是為1540年的鹽稅戰爭 Salt War of 1540。其結局是佩魯賈六四事件:1540年6月4日,佩魯賈投降,教宗軍隊入城。為要懲罰佩魯賈,邪惡的教宗保羅三世下令興建Rocco Paolina。該堡壘的石材和地基都是取自佩魯賈城區,目的是要將佩魯賈城壓在堡壘之下,原居民從此要住在地底,不見陽光;整個城鎮就此變成一個大監獄。Rocco Paolina現時只剩下小部份,但餘下的地下城仍保存良好,當地政府將其打通用作行人上下山的通道。請你到我的相簿看看地下城的樣貌,我在白天經過都覺得有點陰森恐怖。
Sep 2, 2011
Parma 帕爾瑪

我很熟識帕爾瑪這個名字,著名的帕爾瑪火腿非常美味,而帕爾瑪足球隊成績亦不錯。原來帕爾馬在中古時代是很有勢力的城邦,曾是神聖羅馬帝國一份子,由當地主教統治。當帝國和教宗對立然後開戰時,帕爾瑪是站在帝國一方。這引致在12世紀初,帕爾瑪出了兩代對立教宗Antipopes:Honorius II和Clement III,是由各城邦主教自行選出的教宗,和羅馬的教宗分庭抗禮。現時帕爾瑪古城區仍有不少古蹟,步行一遍得益不少。
帕爾瑪大教堂氣勢甚佳,內有一幅聖母升天圖,表現手法很創新,請你到我的帕爾瑪相簿找找,試看聖母升天到一半的腳。聖母升天Assumption of Mary在聖經內並沒有記載,一些教會解釋只是想當然的說聖母會升天,這可算是教會自行製造的教條以欺騙信徒,所以有很多基督教教派反對這一個說法。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