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24, 2008

黃龍

黃龍 ... 人間天堂



天堂之死



照片現已上載至網頁相簿

Dec 19, 2008

俗世的巴哈

巴哈,音樂之父,寫作很多宗教音樂,其創作生命後期二十七年都在萊比錫的路德會聖湯瑪士大教堂渡過。但他並不是宗教人士,在教堂是受僱為音樂總監,工作是演奏管風琴,指揮樂團和合唱團,而每一星期都要有新作品在主日彌撒演出。雖然有如此工作壓力,但他仍有大量俗世音樂作品,可以說是最早的工作生活平衡。他的俗世音樂並不帶有強烈的感情,而有音樂的純粹美感,令人舒暢,有洗滌靈魂的作用。

我選了兩首他的鍵盤協奏曲上載至音樂網頁 Radio Blog;巴哈當年尚未有鋼琴,原曲是由大鍵琴 harpsichord 主奏,現在由鋼琴演奏效果更好。
1. D大調第三鍵盤協奏曲第一樂章 -- 這一段音樂很著名,惹人喜愛。
2. D小調第一鍵盤協奏曲第一樂章 -- 我較喜歡這一段,樂思較為豐富。

Nov 6, 2008

2009年香港藝術節

香港藝術節好肯落本,送來CD一隻,有2009年節目選曲。我借花敬佛,將其中三首放上Radio Blog,幫忙做一下廣告。這只是我已訂票的其中三個音樂會,因為要訂七場或以上才有八五折。

第一首是王健演奏巴哈的第一組曲中的前奏曲。我個人認為大提琴家出黎行,一定要奏好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今次王健就這樣做,一連三晚每晚演奏其中兩首。

第二首是薩克米亞四重奏演奏舒曼A小調第一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弦樂四重奏是最反樸歸真的演奏形式,只用四支提琴來做全音域的和聲對位。大部份作曲家都有弦樂四重奏代表作。

第三首是孫尹婷演奏皮爾尼的豎琴即興隨想曲。試想像一個穿著白袍的天使,在雲中彈著豎琴,很多人覺得這就是天堂。

Nov 3, 2008

蘇格蘭 Scotland


今年英倫三島之行,最後一個相簿是蘇格蘭。蘇格蘭其實是行程第一站,但途中景色越來越令人感動,使蘇格蘭失色了。我最終將相片整理,現已上載至網頁相簿

蘇格蘭最著名的,第一是首府愛丁堡,第二是尼斯湖水怪。首先當然要看看愛丁堡城堡和市內景色;之後大家要蜂擁至皇家一里 Royal Mile 搶購特產毛衣,不過我就選擇到愛丁堡郊區海邊 South Queensferry 區感受蘇格蘭小鎮風情。小鎮面臨福斯灣 Firth of Forth,有新舊兩座大橋。市民以這兩橋為傲,酒店、酒吧、餐廳都以 Two Bridges 為名。

另一個景點是尼斯湖 Loch Ness,盛傳有水怪。可能是宗教原因,有很多人深信不疑。為商業原因,當地人亦說真有其物,一切旅遊活動都以此為中心;但當日我不幸未能遇上。

Oct 16, 2008

柯克尼群島 Orkney Islands


我六月去英倫三島旅遊,主要目的是去看柯克尼群島 Orkney Islands 的史前人類遺跡。柯克尼群島位於蘇格蘭北端,在北海之中,有和英格蘭蘇格蘭類似的史前文化。看了兩個遺跡,一個是居尼斯石堡 Broch of Gurness,約於公元前三百年建造,目的不明,可能是防衛或宗教之用。另一個是另人驚訝的布洛加石環 Ring of Brodgar,年代更為久遠,約公元前三千年建造,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布洛加石環其實是石柱群,圍成一圈,類似英格蘭的古石柱群。雖然眾說紛紜,但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仍未能考證其目的;結果是當然有人以神蹟或外星人文化來解釋。

當日早上天氣不太好,但蘇格蘭北部經常都是如此。請看看網頁相簿

Oct 5, 2008

From a Distance

音樂網頁 Radio Blog 更新了,只得一首歌,是 Bette Midler 唱的從遠處看 From a Distance。我很多年前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在一個電視轉播,就已經印象深刻。這個肥女人真是好聲,音色響亮清澈,而這首歌曲動聽又容易上口。它得到1991年格林美最佳歌曲獎。

再讀到歌詞感想更加良好。從遠處看,你我都是朋友,戰爭是為什麼?世界都是一樣,無分彼此,大家都是樂隊的一份子。從遠處看,到處都是和諧,大家都富足,沒有槍械,沒有疾病,沒有饑餓。

後來我在宗教場合聽到這首歌被用作福音歌,覺得有點奇怪。可能歌詞中有一句說神在遠處看著我們 God is watching us from a distance,但這和神的全能和權威有矛盾。有很多評論說這首歌描述神自然論;神只在遠處默默的看著人,而在遠處看,人間世界不會有神力協助。有人追問作曲及原唱者 Julie Gold;她只說歌詞是想表達事物表面和真實一面有分別,而人有自由作出詮釋。

Oct 1, 2008

貝爾法斯特的郊野


去愛爾蘭旅遊除了愛爾蘭共和國之外亦要看看北愛爾蘭。抵達愛爾蘭之前一天聽了一個歷史學家解說愛爾蘭悽慘的歷史,和北愛爾蘭悽慘的歷史,尤其是貝爾法斯特 Belfast 悽慘的歷史。交惡雙方都有責任,他們都是基督徒;所以到了貝爾法斯特,我選擇不去看市內屠殺的地點,而去看北愛爾蘭的郊野風光。相片已上載至網頁相簿

belfast.jpg鄰近貝爾法斯特其中一個景點是巨人的足印 Giant's Causeway (和北京奧運無關)。那裡有大量天然玄武岩六角石柱,和西貢糧船灣洲相似。相傳這些石柱一直伸延至蘇格蘭。曾有一巨人沿著石柱步行至蘇格蘭,但不敵當地另 一巨人族而逃回,沿途擊毀石柱,回到愛爾蘭只在海邊留下三個足印。你可以在相簿找找這個古代愛爾蘭和蘇格蘭交戰的足印遺跡。如同聽聖經故事一樣,所有遊人聽到這個古老傳說都扮作深信不疑。

Sep 18, 2008

都柏林

都柏林 Dublin 是愛爾蘭共和國首都,我六月往英倫三島旅遊時經過這個城市;除了市內觀光,還刻意參觀著名的聖三一大學 Trinity College 和聖柏德列教堂 St Patrick Cathedral。教堂內有一墓碑,紀念愛爾蘭軍人 (當年是英軍 ) 在1840年死於中國戰役,即鴉片戰爭,後引至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請看看網頁相簿,找找這個墓碑。

Sep 5, 2008

海峽群島

海峽群島位於英倫海峽,靠近法國海岸。我於六月途經這處,就往其中一個大島格恩西 Guernsey 參觀了一天。相片已上載至網頁相簿,有興趣請看一看。

海峽群島地位特殊,要查找一番才明白。雖然它接近法國,但屬於英國地方。但它卻是英國皇室屬地,並不是英國一部份,其地位比以前香港殖民地還不如。但因為英國法律不能在此地執行,所以不用向英國政府繳稅;這個稅務漏洞使海峽群島銀行業發達,是避稅者的天堂;匯豐銀行都在此有分行。

格恩西島比香港島還要小,但有小鎮風情,又有小島和鄉郊景色,還有歷史遺跡,可算是旅遊好去處。

hsbc

Aug 28, 2008

莫內故居 The house of Claude Monet

六月到蘇格蘭時,途經法國北岸,坐了兩個鐘頭巴士,到巴黎北部的小鎮吉維尼 Giverny 去看看莫內 Claude Monet 的故居。莫內是法國印象畫派大師,他晚年住在吉維尼,故居有花園和荷花池。他晚年一系列名作,就是以荷花池和之中一條日本橋為主題。他在藝術界地位祟高,他的家居是當時名畫家們聚腳之地。其後人將其故居捐給法國政府作為紀念莫內之景點。現時莫內故居、花園和荷花池已回復至當年面貌,有不少繪畫學生會到來像莫內一樣畫同樣的畫。

莫內故居的相片已上載至網頁相簿,有房子,荷花池和花園,還有很多花,請大家看看。花園裡收集不同時間開的花,所以任何時間去參觀都有機會看到花卉盛放。在看相片之前,請看看莫內的名畫以作比對。

荷花池,畫於1908年

monet1908

日本橋,畫於1897年

monet1897

日本橋,畫於1923年。有人評論莫內晚年畫風進步,日本橋更流於印象。但原來莫內晚年有白內障,視力模糊;究竟這是莫內晚年時真正看到的日本橋印象,還是幻想出來的藝術感覺就只有他自己知道。

monet1923

Aug 7, 2008

Ancient American Culture 古美洲文化


我在墨西哥旅遊時拍下了一些錄影片段,我現將它和相片結合,做了一個古美洲文化的影片。片中主要的古文化遺蹟是狄奧提華崗 Teotihuacan 和奇琴伊察 Chichen Itza。我又將一些墨西哥祭神舞片段和古建築交疊為蒙太奇,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古人在這些廟宇進行的祭神儀式。狄奧提華崗是差不多二千年前的建築,其歷史神秘而不可考,但在美洲其影響很深遠。奇琴伊察較近代,但都有一千年歷史,其以人祭神的儀式甚為著名;還有它的茶克莫天使祭壇Chac Mool,更另人印象深刻。

Jul 20, 2008

楊雪霏

楊雪霏出了EMI的第二張CD,效果不錯,要在音樂網頁介紹一下。她是現時中國在世界樂壇上可以立足的最佳結他演奏家,今年二月曾和香港管弦樂團演出Rodrigo的結他協奏曲。這張CD曲目很有趣,我選幾首改編自中國音樂的樂曲來試聽一下。值得一提的是附送的 DVD仍是不好。雖然送DVD是今天唱片行業常用宣傳手法,但應該多花點心思和資源去提高影片的水準。

yxfturkey

阿拉木汗 - 新疆民歌
踏雪尋梅 - 黃自的名曲

這兩首樂曲是由 Gerard Garcia 改編。因為是音樂小品,非常適合改編以結他演奏。這兩個版本十分好聽,在中國旋律之上加上結他的特色,是另有一番味道的演繹。

彝族舞曲 - 著名中國民族舞曲,曾有琵琶、古箏、二胡和管弦樂版本
梁祝 - 不用介紹,是著名小提琴協奏曲

這兩首樂曲是由楊雪霏自己改編。她的方法是盡量忠於原著,原曲的風貌和效果都盡可能保留。但這兩首名曲耳熟能詳,用結他獨有的演奏方法去演繹聽起來就覺得 有分別。彝族舞曲每一個版本我都喜歡,是各有所長。結他版本可以做出琵琶和古箏的味道,但和管弦樂效果比較就有點吃力。梁祝亦有相似的情況,但主旋律以結 他奏出卻有較平靜的感覺而沒有原作那麼悽慘,迫婚段落的氣勢亦很難和管弦樂比較。總的來說,這兩個版本以結他音樂來說是十分成功,因為充分使用了結他的各 種語彙,音色和技巧,得到一個不錯的效果。

yxfalbum

May 13, 2008

春花在韓


春花在韓,即是春天的花卉開在韓國。上個月去韓國,正是花開時節,可以看到櫻花和油菜花。我將影象編輯成一短片,現已上載至網頁。如果你可以忍受六分鐘的花花花,請到此一看

May 7, 2008

韓國


上個月去韓國,因為找到一個行程不去遊樂場,而又包括首爾,慶州和濟州。現時韓國天氣甚佳,沒有冰雪又是開花季節。花卉的相片尚要整理,現在請先看看一個韓國景色相簿

Apr 23, 2008

Eagles

不如聽聽流行曲,係老餅流行曲老鷹樂隊 Eagles。十幾年前已經收山,不過又唔肯認,早前做演唱會話只係放左十幾年假。最近出左隻新碟,風格無進步,同十幾年前一模一樣。但以前的金曲再聽番都係咁好。選了兩隻做網頁音樂

1. Take It Easy - Don't let the sound of your own wheels drive you crazy. 放鬆點吧,唔好自己搞到自己癲。

2. Love Will Keep Us Alive - When we're hungry, love will keep us alive. 有人真係信結果餓死左。

Apr 11, 2008

墨西哥

墨西哥是一個奇妙的地方,主要的原因是香港人不熟識當地的文化。農曆年假期到此一遊,相片現已上載。我對墨西哥最深刻的印象有二:一是其古文化,二是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影響。相簿有三個。

Iguana in Mexico 墨西哥的蜥蜴 - 在墨西哥,特別是尤卡坦半島 Yucatan,大蜥蝪週圍都有。只有香港人才會大驚小怪。

Ancient Mexico 古代墨西哥 - 我總共參觀了三個古蹟:吐倫 Tulum 在 Yucatan 北岸,是馬雅人 Mayan 的城鎮,有房屋宮殿等。奇琴伊察 Chichen Itza 在 Yucatan 中部,是馬雅人祭祀的地方,剖心祭神就是在這裡發生;這個古蹟剛被選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提奧狄華岡 Teotihuacan 在墨西哥城,是阿茲特克 Aztec 文明發源地;其日月金字塔比後期的 Aztec文化還要早幾百年。

Mexico 墨西哥 - 近代的墨西哥,主要是受西班牙殖民影響;因此墨西哥現在是天主教國家。但墨西哥對天主教的暴力傳道耿耿於懷。在總統府有一幅著名壁畫描述墨西哥歷史,開放 供人參觀,其中這一個主題就是天主教宗教法庭,殺害無數土著。
inquisition
墨西哥的宗教很特別,我在墨西哥城的大教堂外面看到 這個巫師在作法,有幾十個信眾排隊等候。墨西哥導遊解釋那些信眾是天主教徒,每當從教堂做完彌撒,都會再找巫師作法祝福。
priest

Mar 30, 2008

網頁相簿


我的網頁相簿進行了更新,加入了構思多時的地圖索引。用基本網頁圖像做索引並不百份百可靠,因為熱點在不同的溜覽程式或解像度下觀看時位置可能略有偏差;不過勝在簡單,又不會有程式相容性的問題。我曾用 IE 和 Firefox 的標準解像度和正常文字大小做測試,地圖位置都沒有大問題。

現時每一個大洲各有一組相簿,可以在世界地圖進入再選擇觀看。


除了依地域分類之外,我亦做了一個相簿列表以時間排列;最新的相簿放在前面。旅行時所拍攝的短片亦已加入索引內。如果見到這一個標誌 ,就可以選擇觀看。

請你看看是否喜歡。

Mar 26, 2008

Cuba 古巴

真是有點不好意思,我二月去古巴一遊,卡斯特羅就立刻宣佈辭職。我去古巴遊覽只是到夏灣拿和附近景點。自從50年代卡斯特羅上台以來,美國一直經濟封鎖古巴;現在可以欣賞的建築都是百多年前西班牙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城市建設已經停止了很久,市內民居就像50年前的香港舊區。旅遊宣傳主要賣點有兩個人,但都不是古巴人。一是海明威,他到過的餐廳酒吧都是旅遊點;二是哲古華拉,所有T-shirt和明信片都是他的肖像。相片已上載,有興趣請看看。

Flamenco dance 佛蘭明高舞蹈


西班牙之行還有少許片段紀錄在西維爾觀看的佛蘭明高舞蹈表演。現場座位位置相當理想,演出水準亦不錯。斷續的片段編來都有約3分鐘的影片。如果你對熱情的西班牙舞蹈有興趣,可以到此一 看。

Mar 22, 2008

Alhambra 亞林巴皇宮和花園


阿林巴的回憶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是西班牙作曲家塔雷加 Francisco Tarrega 的作品。此曲為結他愛好者必聽之曲,全曲採用右手輪指(顫音)演奏,難度很高。這首樂曲用快速連續的顫音做出長音符的效果,旋律緩慢而有寧 靜的感覺。

阿林巴位於西班牙南部格拉納達。西班牙南部由公元8世紀至15世紀由北非摩爾人統治,歷時七百多年,比中國很多朝代還要長久。阿林巴皇宮和花園於14世紀建造,百多年後西班牙人收復伊伯利亞半島,但並未有摧毀這座伊斯蘭式建築。塔雷加於1896年來到阿林巴宮參觀,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名曲。

我到阿林巴旅遊拍攝了不少皇宮和花園的景象,現已編為4分半的錄影,再配上這首結他曲。請大家看看是否有塔雷加作曲時的感覺。

Feb 26, 2008

直布羅陀 Gibraltar


直布羅陀在地理上是西班牙一部份,我去西班牙旅遊曾途經此地。但直布羅陀並不是西班牙地方,而是英國殖民地。直布羅陀和香港有很多相似之處,兩者都是英國用武力強搶得來。直布羅陀比香港小,土地極有限制,大部份歷史建築都在山坡上,尤如香港中上環一帶;但近代建設卻全在填海的土地上,而原有海邊的城牆現在是在市中心。這處沒有填海爭議和海港保護議題。和香港不同的是此處只有少數西班牙人。西班牙曾幾次嘗試取回直布羅陀,而西班牙居民很多已撤走;所以直布羅陀沒有回歸問題,而亦是僅有的英國殖民地其居民可以有英國居留權。旅遊相片已上載至網頁

Feb 20, 2008

Bachianas Brasileiras 巴哈風格巴西舞曲

我的網頁 Radio Blog 換上了魏拉羅伯斯 Heitor Villa-Lobos 的巴哈風格巴西舞曲第五首 Bachianas Brasileiras No.5。這是一首很奇特的音樂,是為女高音和八個大提琴而作。我第一次聽到這段音樂是很多年前在 Joan Baez 的演唱會,但未知出處,後來找尋了很久才得知曲目。音樂主旋律由女高音哼出,極有神秘感,而八個大提琴分為獨奏、撥弦、和聲和低音部,編曲有神來之筆。

我聽過幾個版本,現在選來的是由 Bidu Sayao 所唱。這個版本原汁原味,其他版本很多都將大提琴部份改為結他伴奏。Bidu Sayao 是巴西女高音,由她來唱巴西作曲家 Villa Lobos 所作的巴西舞曲最適合。Bidu Sayao 已於1999年去世,死時是97歲。我不知道這段錄音是何時灌錄,但相信一定年代久遠。

再選多一個版本,是由 Larry Adler 以口琴奏出,以結他伴奏。在云云樂器版本之中,我覺得只有這個可以表現原作女高音的神秘感。Larry Adler 是口琴之皇,他亦已於2001年去世,時年87歲。這可能又是一個歷史錄音。

Jan 29, 2008

Portugal 葡萄牙


去伊伯利亞半島 Iberia 旅行會到西班牙和葡萄牙。雖然在葡萄牙只是匆匆兩天,但行程都算豐富。除了首都里斯本,還到了歐洲最西點面對大西洋的大石角和天主教聖地花地瑪。相片已上載至網頁。花地瑪之為聖地,是因為在1917年有三個小童說在此看到聖母瑪利亞,還告知他們三個秘密。第一個是地獄之情景,後人就說是預言世界大戰,其實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正是如火如荼。第二個是聖母說要為俄羅斯祝聖,後人就說是預言蘇聯解體;不過1917年是俄羅斯十月革命,蘇聯要到1922年才成立。第三個是教宗被暗殺;若望保祿二世在1981年被行刺,但並未致死,後人卻說聖母回心轉意救他一命。羅馬教廷於1930年宣佈花地瑪秘密是可信的。

Jan 15, 2008

Spain 西班牙


西班牙旅遊的相片已經上載至網頁相簿,有興趣請看看。西班牙非常適合消閒旅遊;氣候良好,風景不錯,文化歷史豐富有趣。西班牙事物大家都會很熟識。尤其是西甲足球香港有轉播,很多城市的名字亦是著名球隊的名字。我特別欣賞西班牙的古建築。因為西班牙被北非阿拉伯王國統治數百年,整個西班牙南部都是伊斯蘭建築;有很多清真寺後來改變用途,成為有伊斯蘭風格的基督教教堂。

Jan 12, 2008

Management of the EO Grade


When I wrote the paper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Executive Officer Grade back in 2004, one of the models used in the analysis was 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of competition. After reading a recent article of Michael Porter repeating his theory, I took another look at my old paper and corrected some grammatical errors. The revised paper was again uploaded to my website: My Work page. An addendum was also added on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f the Executive Officer Grade.

Foll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