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18, 2007
諾曼第戰役 The Battle of Normandy
在法國北部,途經諾曼第海岸,要憑弔一番。諾曼第戰役我並不覺得很法國,主要交戰軍隊是英美聯軍和德軍。法國只是戰場的第一站。下車時天有雲,有肅殺氣氛;耶穌光照著山丘上的十字架和聖母像,但是否已經太遲。我將諾曼第海岸戰場的幾張相片放在一相簿,上載至網頁。
馬克吐溫 Mark Twain 有一個短篇故事 "戰爭懤文 The War Prayer",講述教士引領士兵在出征前祈禱希望勝利;忽然出現一個老人,自稱神的使者,說他們的禱文有一段沒說出來是有關敵人的。他代士兵們讀出禱文,內容非常三級殘忍暴力,不能在此道出;如果你想知道真相,請看原文,並可欣賞馬克吐溫秀麗的文筆;全文只有兩頁。
我又想到英美和德國都是基督教國家,雙方軍隊都是同樣向上帝祈禱勝利。士兵上戰場要面對死亡,其禱告一定真心虔誠,應該獲得回應。諾曼第戰役盟軍死亡 45,000 人,受傷或失蹤173,000人;而德軍死亡23,000人,受傷或失蹤67,000人。
Nov 15, 2007
摩納哥 Monaco
去法國會去埋摩納哥 Monaco,因它在地理上是在法國境內。但它卻不是法國;在這個民主大過天的法國境內竟然有個君主獨裁的國家,都算諷刺。這個在法國又不是法國的地方有一隊足球隊,它卻參加法國甲組足球聯賽,成績還不錯。我去摩納哥其實只去蒙地卡羅 Monte Carlo;它是摩納哥的一個區,但在蒙地卡羅左右一望,已看完整個摩納哥。我將拍下的幾張相片做了一個相簿,已上載到網頁。
Nov 12, 2007
法國旅遊
今次九月歐遊只是去法國,由南至北,然後在巴黎停留七日。當地天氣時晴時陰,幸好秋高氣爽,沒有四十度高溫。除了令人神往的聖米歇爾山之外,我將旅遊相片分為四個相簿,已上載至網頁。最佳溜覽方法是用全螢幕模式觀看,即是 Internet Explorer 的 F11 功能鍵;亦請看看相片的說明,不過只有英文。
一‧法國城堡 French Chateau ─ 法國四處都是城堡。屈指一數,參觀了十個;有雷恩堡 Rennes le Chateau (即達芬奇密碼被發現的地方)、卡爾卡松古城 Carcassonne、蒙彼利埃 Montpellier、亞維農教皇城 Palais des Papes at Avignon、聖米歇爾山 Mont St Michel、聖馬洛城牆 St Malo、雪濃莎堡 Chateau de Chenonceau、都爾 Tours、尚博爾堡 Chateau de Chambord、凡爾賽宮 Versailles、羅浮宮 Lourve。
二‧沒有薰衣草的普羅旺斯 Provence without Lavender ─ 九月份薰衣草已經收割了;幸好草田還完整,可以見到綠色的田;如果稍遲數星期,經犁田後就會只見爛泥一片。除了遊客必到的薰衣草心臟地帶雪濃克修道院 Senanque Abbey 和隔鄰的古城戈德 Gordes 之外,普羅旺斯其實包括法國南部山區和地中海海岸,即是由蒙彼利埃,亞維濃至康城和尼斯。
三‧巴黎 Paris ─ 巴黎不愧為花都,一個星期都看不完。就一個羅浮宮,用一天都不夠,只看貝聿銘地上地下的金字塔就可以花不少時間;還有蒙馬特山的聖心教堂和藝術家雲集的小鎮,都是必到之地。
四‧人在法國 People in France ─ 在法國的人未必是法國人;尤其是在巴黎,似乎遊客比法國人還要多。
Nov 4, 2007
Arts Festival 2008
香港藝術節2008 會於明年春節後舉行,由2月14日至3月16日,門票已經開始預售。我把握時間,已經訂了7場。藝術節還送給我一隻宣傳CD,有演出的片段。我將已訂票的藝術家的演奏片段上載至音樂網頁,請你們聽聽,要訂票就要快手。
第一首是托馬蒂托六重奏 Tomatito Sextet 的 Manduka。托馬蒂托六重奏是演奏 Gypsy Flamenco 音樂,結合吉卜賽和佛蘭明高結他風格,非常熱鬧。
第二首是安德拉斯席夫 Andras Schiff 演奏貝多芬的C大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的第四樂章 Beethoven's Piano Sonata No. 3 in C, 4th movement: Allegro Assai。我會去聽他的鋼琴獨奏會,和他聯同塩川悠子 Yuuko Shiokawa 和佩仁伊Miklos Perenyi 合作的鋼琴三重奏。
第三首是由張鈞量 Pius Cheung 以馬林巴琴 Marimba 演奏的巴哈戈爾德堡變奏曲 Bach's Goldberg Variation: Aria。張鈞量是香港新秀,他的馬林巴琴獨奏會要捧場。
第四首是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響曲第二樂章 Tchaikovsky's Manfred Symphony: 2nd movement: Vivace con Spirito,由尤洛夫斯基與倫敦愛樂樂團 Vladimir Jurowski and the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演出。曼弗雷德交響曲是我喜歡的柴氏作品,但倫敦愛樂樂團今次來港是演出他的悲愴交響曲。另外,我還會去聽倫敦愛樂合唱團 London Philharmonic Choir 和香港管弦樂團的演出。
第五首是袁晨野唱 Rossini's Il Barbierre di Siviglia: Largo al factotum。袁晨野是著名中國男中音歌唱家,馳名歐美歌劇界。今次和香港管弦樂團演出歌劇選曲。
第一首是托馬蒂托六重奏 Tomatito Sextet 的 Manduka。托馬蒂托六重奏是演奏 Gypsy Flamenco 音樂,結合吉卜賽和佛蘭明高結他風格,非常熱鬧。
第二首是安德拉斯席夫 Andras Schiff 演奏貝多芬的C大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的第四樂章 Beethoven's Piano Sonata No. 3 in C, 4th movement: Allegro Assai。我會去聽他的鋼琴獨奏會,和他聯同塩川悠子 Yuuko Shiokawa 和佩仁伊Miklos Perenyi 合作的鋼琴三重奏。
第三首是由張鈞量 Pius Cheung 以馬林巴琴 Marimba 演奏的巴哈戈爾德堡變奏曲 Bach's Goldberg Variation: Aria。張鈞量是香港新秀,他的馬林巴琴獨奏會要捧場。
第四首是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響曲第二樂章 Tchaikovsky's Manfred Symphony: 2nd movement: Vivace con Spirito,由尤洛夫斯基與倫敦愛樂樂團 Vladimir Jurowski and the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演出。曼弗雷德交響曲是我喜歡的柴氏作品,但倫敦愛樂樂團今次來港是演出他的悲愴交響曲。另外,我還會去聽倫敦愛樂合唱團 London Philharmonic Choir 和香港管弦樂團的演出。
第五首是袁晨野唱 Rossini's Il Barbierre di Siviglia: Largo al factotum。袁晨野是著名中國男中音歌唱家,馳名歐美歌劇界。今次和香港管弦樂團演出歌劇選曲。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