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到以色列旅行,少不免會聯想到基督教聖地,因為基督教在香港立足時間不淺,就算不是教徒,總會在求學時或在書本、電影或電視接觸過這方面的資訊。但雖如此,基督教在以色列一帶並非十分流行。基督教一開始就被猶太人和羅馬人打壓,初期為地下宗教,直至四世紀東羅馬君士坦丁大帝才給予基督教合法地位。但此情景只維持了二百年,這個地區就被亞拉伯帝國佔據,從此成為伊斯蘭教地區。雖然在十一世紀後的幾百年間十字軍曾數次征服此區,但他們是外來統治者,很難說對基督教有大貢獻,之後統治權長期在伊斯蘭教手中,一直延續至近代的奧圖曼帝國。二十世紀以色列立國,為猶太教國家。在二千年間,基督教在耶穌的地方只興盛了百分之十的時間。
基督教舊地,即耶穌活動的地方,可以根據新約一一印證;這是要歸功於聖海倫拿,即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她到以色列找尋新約提及的地點以興建教堂;但這已經是耶穌死後四百年的事。如果我們要印證四百年前的歷史,那大約是明朝滅亡的時期。反清復明的事蹟,在當年亦是被打壓,要尋找確實地點真是很困難。不過基督教就以聖海倫拿的工作為事實,在這些地點崇拜了一千六百多年。
我在以色列旅行的相片中選了一些和新約有關的相片來做了一個網頁相簿,已上載,有興趣請看看。這並不是行程中最好的相片,而且未包括風景、人物、猶太教、十字軍城堡和羅馬廢墟。但新約是有史以來最詳盡的古代歷史,值得到場印證。行程主要圍繞兩個地區;一是加利利海週邊地區,耶穌在此地兩年,二是耶路撒冷、伯利恆和拿撒勒。陪伴我的旅行導遊是一個由南非移民以色列的猶太教徒,但他手持新約,到每一個地點都會讀出有關的福音金句,就和聖海倫拿的做法一樣。在以色列,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氣氛濃厚, 基督教的存在就只是遊客要到的教堂,而做祟拜的都是遊客,當地人只以基督教為做生意的機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