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31, 2006

福建永定土樓

十二月往廈門,遊鼓浪嶼,漳州,泉州,和近距離看金門;但我主要的目的是看客家土樓。客家人其實是中原人士,因逃避戰亂而作客福建,一部份人移居閩西,客家土樓就是分佈在這區。我今次探訪的土樓群在永定。

土樓的目的是防盜,和新界圍村,開平碉樓等建築都是一樣,一個大家族聚居於一堅固的樓房。土樓的圍牆由泥土建成,但牆內加入木條和竹枝,使它的結構十分牢固,經歷數百年而不倒。

大家可能在照片上看過圓形的客家土樓,但土樓其實有圓有方,但當然圓形土樓看來較奇特。我已將土樓的相片上載到網頁相簿,請點點相片觀看。

大家可能仍然在亞洲網絡大災難中掙扎。如果看到這消息,情況已略有改善。不如看看這個本地網站的相簿;很快的下載可以使你重溫地震前的瀏覽速度。

Dec 5, 2006

胡桃夾子

時近聖誕,必然動作是電視重播胡桃夾子芭蕾舞劇,或是聽聽柴可夫斯 基的胡桃夾子組曲,所以這個 月音樂網頁換上了胡桃夾子組 曲的選段。我以前上音樂欣賞課,經常都會聽到這首樂曲。不論是講樂器、曲式、或是柴氏音樂風格都會用到其中片段。

小時侯聽到胡桃夾子舞劇,以 為是一隻糊塗夾子做戲,當然是有小丑演出的喜劇。後來才知道胡桃夾子是香港人說的合桃夾。歐洲人以前將合桃夾裝飾得美輪美奐,又常用作聖誕禮物。劇中的合桃夾是一個士兵的形狀,夜間就化身為王子。

這一個錄音是 Narada Artists 的演奏。他們是一群新派音樂的藝術家,處理胡桃夾子組曲別有方法。其中有很多部份經過改編,段落和配器和原作略有不同,但聽起來不覺有大分別,卻 覺得音樂較清爽,增加了現代感。我選擇的段落是最受歡迎的第二場景的舞會,全部都是舞曲:西班牙舞 Spanish Dance、阿拉伯舞 Arabian Dance、中國舞 Chinese Dance、俄羅斯舞 Russian Dance、笛子舞 Dance of the Mirlitons、雙人舞 Pas de deux、塔朗特舞 Tarantella、糖梅仙子之舞 Dance of the Sugar Plum Fairy 和 花之舞 Waltz of Flowers。

有很多片段加入特別的樂器,例如中國舞有古箏,糖梅仙子有敲擊樂器,花之舞還有手風琴。除了輕鬆的舞曲外,可以注意雙人舞 Pas de deux,這首慢板舞曲有很濃厚柴氏後期音樂的影子,弦樂部份和結束前的處理手法使人聯想到他的第四、五和六交響曲。

Followers